成年人打赏主播,能否请求平台返还?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22:30:18 1694

  成年人打赏主播后,成年认为自己遭受主播“欺骗”“卖惨”“诱导”,人打能否请求平台返还打赏款项?赏主今日热点近日,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一起与直播打赏有关的否请案件。

  在该案中,求平被告某公司为涉案直播平台的台返运营方,原告刘某为该平台用户。成年原告主张,人打涉案平台的赏主主播在直播中“诱导”原告,导致原告在不明真相的否请今日热点情况下多次打赏共计20000元。被告监管不力,求平未能有效制止平台主播的台返“诱导”行为,且被告的成年直播软件存在首次充值等诱导性奖励机制,导致原告遭受了经济损失,人打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退还20000元打赏款项。赏主

  经法院查明,2024年1月31日至2024年5月30日期间,原告使用其账号累计充值279次,每次充值的金额从1元至889元不等,累计充值共计13932元。

  原告主张,平台主播表示送礼可加微信,却提供了虚假的微信号,但对于该主张,原告未提交相应证据材料。涉案直播平台中充值等级越高,越会提供更多样的进场特效,并且可以解锁新礼物,原告认为以上设置诱导其充值打赏。

  法院查明,被告在直播主界面提示用户“如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以不当方式诱导打赏、私下交易,请谨慎判断,以防人身财产损失。请大家注意财产安全,理性消费,谨防网络诈骗”;用户充值打赏时,支付界面上方会显示“平台倡导量入为出,理性消费”;用户充值后会弹出提示框,内容为“今日消费远超日常消费,记得要理性消费,你还未设置消费提醒哦”,并附“设置提醒”按钮。此外,用户可以通过直播助手开通消费限额提醒。对于不同充值等级的用户,平台提供不同的直播进场特效,专属礼物。

  法院经审理认为,原告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在被告平台注册账号并充值,而后通过打赏获取精神利益,其意思表示真实且明确。直播面向不特定对象,用户自行打赏属于一种非强制性对价支付,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观看直播或是否对主播进行打赏。

  法院认为,原告在充值后,被告提供了相应的直播表演、等级特效等服务,并在充值过程中多次提醒用户理性消费,尽到了合同履行义务和告知提示义务,不存在原告主张的诱导充值行为。因此,原告与被告之间的网络服务合同不存在法定可撤销或无效的情形,对于原告主张返还充值金额的请求,法院不予支持。

  据此,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刘某的全部诉讼请求,案件受理费150元由原告刘某负担。目前,该判决已生效。

  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法官李绪青表示,成年人在平台上充值,是双方网络服务合同范畴内的消费行为,消费者的每一次点击确认,都是对自己消费意愿的确认。成年人有义务对自己的消费决定负责,不可任意反悔。基于真实意愿的正常打赏行为,法院依法不会判决平台返还打赏金额。希望消费者量力而行,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要捂紧钱袋,做个理性的“数字消费者”。(光明网见习记者刁慈)

[ 责编:陈畅 ]
本文地址:http://yaowen.pcclzzc.com/news/22c4299935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人民网评:共筑职业安全“防护网”

孙大光: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,让文化遗产“活”起来

新华鲜报丨地下700米捕捉“幽灵粒子” 我国开启中微子研究新篇章

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进展顺利

堪察加遭遇73年来最强地震 海啸波及多国 地球进入“震动模式”?

友情链接